索引号 11330206002954449B/2021-159785
组配分类 十四五 发布机构 区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1-11-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其他,其他
索引号 11330206002954449B/2021-159785
组配分类 十四五
发布机构 区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1-11-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其他,其他
北仑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解读链接:/art/2021/11/12/art_1229710024_4162110.html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奋力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重要时期。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北仑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浙江省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宁波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宁波市北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

一、“十三五”时期北仑区民政事业发展概况

“十三五”以来,全区民政工作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践行“安民立政、为民行政”工作理念,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全体制机制为保障,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基本社会服务,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北仑特色的民政事业发展新路子,取得可喜成绩,获得十多项全国级和省、市级先进荣誉,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全省水库移民工作优秀区、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一)民生保障网越织越牢,困难群众有了中国竞彩网获得感

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日益完善。率先全市制定出台《北仑区中国竞彩网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创新开展新型社会救助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民政、残联、卫计、公安等部门救助信息共享和联动,信息管理平台作为标准化模板在全省推广。制定出台《宁波市北仑区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新增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标准,并将支出型贫困家庭列入低保范围享受生活补助。出台了《中国竞彩网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的意见》,建立“七必查”制度。

社会救助托底保障更加有力。低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孤儿和困境儿童等保障、补贴标准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城乡低保标准从744元/月提高到990元/月;特困人员生活标准从744元/月提高到1596元/月,孤儿和困境儿童生活标准从1074元/月提高到1788元/月,机构孤儿生活标准从1790元/月提高到2235元/月。民政部门累计发放社会救助保障金323654人次,共计1.8亿元。低保专项治理成效显现。

社会救助内涵外延更加丰富。在全市率先开展第三方参与、家境调查等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全面构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全流程照护体系。实施困境儿童“宝贝守护”计划,在全市率先推出“宝贝守护者保险+”“焕新书房”、困难群体居家改造工程、“蚂蚁工坊”居家就业等服务项目。疫情期间创新开展“关爱困难群众暖心行动”。“十三五”累计实施临时救助5978人次。

社会福利惠及范围逐步扩大。困境儿童四级关爱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关爱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继续健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惠及13名孤儿。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建立健全以救助管理站为中心,街道部门联动,定点救助与流动救助相结合的救助网络。“十三五”期间,救助各类受助人员850人次,落户安置长期滞留人员31人。

(二)养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老年人有了中国竞彩网幸福感

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已建成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72个。建有爱心食堂54家,为2000多名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全区有各类养老机构21家,机构床位数3813张,社会床位数1208张,护理型床位占比55%,每百名老人拥有社会床位数5张。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达100%。

社会力量活力激发。中国竞彩网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比例逐年提高。借助复旦政产研学项目,探索小港街道红联社区“1+X整合式”居家养老服务,实现送餐服务社会化运作。构架“1+10+360”助老志愿者组织体系,打造“幸福来敲门”助老志愿服务品牌,为13000余名病残、独居、高龄老人开展5大类10个项目的为老服务。

智慧养老初步成型。探索“互联网+养老”,推进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实现区、街道和社区(村)三级互通、数据共享的养老服务平台。并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大数据优势,实现高龄津贴发放、老年优待证制发、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三个事项“到龄直办”。探索居家养老智慧监护系统,以智慧监护方式实现24小时在线服务,提升居家场景下的安全照护水平。

“四助”机制基本建立。积极探索整合式养老服务,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战略合作,建立起“四助”结合机制。一是建立“公助”机制,以行政力量支撑社会养老;二是建立“共助”机制,以专业机构精准链接供需双方;三是建立“互助”机制,以志愿团队爱心协力助老帮扶;四是建立“自助”机制,家庭养老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四助”模式在长三角社区养老服务联盟启动仪式上得到国内专家肯定。

(三)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彰显,城乡居民有了中国竞彩网参与感

城乡社区治理持续领先。“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协商议事会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社区治理机制更加健全完善。村委会直选率达到100%,社区居委会直选率达93%。 “对账理事”成为乡村治理“新名片”,入选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新碶街道创建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实现各行政村“村民说事”工作全覆盖。九峰山社区、瑞岩社区等9个社区获评浙江省农村社区建设引领型单位。玉兰社区和岩河社区列为宁波市国际化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在全市率先制定《物业协作协商规范》和《居民议事规范》两项区级地方标准。

社会组织发展持续推进。强化党建引领,组建区社会组织联合党委,明确社会组织党建主管部门及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建工作覆盖率达到100%。霞浦街道和红联社区两家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推进区、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建成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10个、村(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197个。全区登记在册社会组织590家,备案基层社会组织3145家,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法人社会组织43个。每年投入福彩公益金180万元用于社会组织公益项目扶持,提升社会组织能力,涌现出红领之家、百灵鸟公益联合会、区志愿者协会等一批全国或全省先进社会组织品牌。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有序推进社会团体清理规范工作。

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稳步发展。在全市率先实现街道社会工作站全覆盖,创新建立专业社会工作示范站,实施“双站牵手同行”计划,引导推进社会工作项目,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培育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全区共登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11家。红联、紫荆、陈华浦、红梅、大港社区被评为市级社会工作示范基地。扎实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区持证社工842人,专职社区工作者持证率70%以上。创新社会工作“种子”人才培养,实行“一对一”跟踪督导,培养社会工作领军人物。“十三五”期间,全区慈善组织直接接收捐赠4.36亿元,慈善救助总支出3.88亿元,受助人次达370023人次。《北仑慈善探索东西部扶贫协作新模式》在省第十次慈善会议上做经验交流。成立志愿服务机构12个,注册志愿者近17万人,服务时长累计100万小时以上。

(四)社会服务暖心惠民,服务对象有了中国竞彩网认同感

“婚育户”联办加速领跑。在全市率先启动“婚育户”一事联办机制,实现婚育登记、生育登记、户口迁移及户籍信息变更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婚姻登记场地达到4A级标准,19万余件婚姻档案全部“数字化”,登记合格率和满意率100%。“十三五”期间,共办理结婚登记13226对,离婚登记7261对,开展婚姻家庭辅导4425人次。

“身后事”联办稳步推进。开发“身后一件事”联办系统,实现宁波市内五区数据互联互通。推动生态殡葬移风易俗,“十三五”期间,死亡人数10828人,火化率100%,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节地生态安葬率达60%。加强公墓地绿化管理,公墓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地名事”联办扎实开展。地名审批事项纳入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全网办理。完成北仑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编纂完成《北仑区地名志》、国家和省标准地名图录典志。征集北仑区历史地名文化保护名录,清理整顿不规范地名。撤销白峰镇,设立白峰街道和郭巨街道。

“移民事”联办创新融入。构建区、街道、村三级联动、部门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完成477名钦寸水库移民安置任务。积极推进移民美丽家园建设,累计建成20个美丽移民村。

“十三五”北仑区民政事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分类

主 要 指 标

2015年

2020年

目标值

2020年

完成值

完成情况

社会救助

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

100%

100%

100%

达到目标

社会养老

民办(民营)机构床位占机构床位比例

23.9%

70%

70.1%

达到目标

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

3.6

5

5

达成目标

护理型床位占机构床位比例(%)

29.7%

50%

55%

超额完成

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率(%)

92.1%

100%

100%

达到目标

社区建设

社区居委会换届直选率(%)

90%

100%

93%

接近完成

社区工作者持证率(%)

45%

60%

70%

超额完成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登记数(个)

417

420

590

超额完成

社会组织备案数(个)

1950

2500

3145

超额完成

社会事务

福利彩票销售额(亿元)

2.46

2.7

1.4

未完成

(中福在线退市)

殡葬改革

生态入葬比例(%)

25%

40%

60%

超额完成

公墓绿化覆盖率(%)

90%

95%

95%

达到目标

尽管“十三五”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区民政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如养老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基层民政力量仍不适应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基层治理工作尚存在弱项,支出型贫困、农村“三留守”关爱服务等新问题亟待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需要在“十四五”时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民政事业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浙江省“十四五”时期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北仑区在富民惠民安民上将更加担当作为,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要求

我区是“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长三角“金南翼”前沿、甬舟一体化发展核心区,2020年被列入浙江自由贸易试验改革区,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46平方公里核心区全部落地北仑区域。国务院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将加速推进北仑开启新一轮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和水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呈现强大动能。“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必然对民政事业保障带来新要求。

(二)社会结构分化带来新挑战

“十四五”期间的社会转型将会加速,社会结构会发生新的变化,社会利益进一步分化,社会诉求更加多元,社会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复杂程度进一步增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始终存在。人口流动将进一步加速,非户籍人口民生保障需进一步加强。社会结构加速分化,亟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统筹兼顾各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和利益诉求,持续保持社会稳定和谐。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新需求

我区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严峻,截止2020年底,北仑区60周岁以上常住老人数为121073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比为14.6%;户籍人口数为101628人,占全区户籍人口比为24.7%。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区60岁及以上、8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所占比重将持续提高。人口老龄化伴随高龄化、少子化、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家庭、抚养等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对完善养老服务、老年健康服务提出了新需求。农村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市,亟需补齐农村服务短板。

(四)区域治理现代化带来新机遇

区委提出系列举措高水平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创新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将为建设“智慧民政”提供发展契机。全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机制建设、全流程“一网通办”,将有助于加快完成“智慧民政”建设。二是不断健全的市场化资源配置体系,将有助于改善养老服务的营商环境,促进国有资本和民间力量进入养老产业。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建设将有利于扩大养老服务内需,牵引供给侧改革。三是完善公平可持续的民生发展制度有利于民政事业从补缺型向普惠型发展。“全区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保障”等措施,有利于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

(五)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带来新机遇

“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上加强顶层设计,为我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将有助于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将加快民政事业和民政服务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支撑。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将有助于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残疾人、孤儿社会福利制度。全面推进建设健康中国将有助于提升老年人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有助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将有助于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以上变化为民政系统不断改革创新,建立更加有效的体制机制,扩大资源并优化配置,切实加强基层管理和服务能力,全面提高民政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新机遇。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北仑考察时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顺应时代发展和发展大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三个聚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三基职责”,强化“窗口意识”“窗口担当”“窗口标准”,牢固树立和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发挥先行优势,持续完善和落实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最基础的社会治理和专项行政管理,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的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围绕北仑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双城”战略和“三个北仑”建设任务目标,聚焦“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期待,使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为全市共同富裕先行市和全区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建设开山辟路、勇挑大梁、担当奉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民政作为“一头连着民、一头连着政”的政府部门,要努力做好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为党和政府赢得群众拥护。这是北仑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应有之义。

坚持改革创新、数字赋能。民政事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注重创新。要以试点为引领,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全面推进民政领域改革创新步伐。要进一步树立大数据、“互联网+”思维,全面提升民政信息化建设在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等方面的支撑保障水平。

坚持统筹推进、多元参与。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的而重要基石。要夯实基层基础,汇聚治理合力,推动形成党的领导有力,多元主体参与,政社良性互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坚持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立足于更好地做好暖心服务,对民政事业的理念、机制、工具、手段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促进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打造整体智治政府。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面构建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格局,民生保障更加精准,社会治理更加和谐,养老服务更加优质,社会服务更加暖心,使人民群众享有更高质量民政服务,在全省打造精准保障标杆区、和谐自治标杆区、幸福颐养标杆区、暖心服务标杆区中争做“模范生”。

民生保障更加精准。形成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14000元/年。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网络更加健全,村(社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点或“儿童之家”建设占比达到100%。

社会治理更加和谐。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性组织规范提升,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社区服务基础进一步夯实。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综合监管全面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人才数达到1800人。

养老服务更加优质。人人享有多样化、普惠型的基本养老服务,具有北仑特色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更加夯实。

社会服务更加暖心。地名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形成与高质量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区划地名管理体系。婚姻登记服务暖心利民,持续推进市级婚俗改革试验区建设。水库移民安居乐业,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达到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殡葬改革持续推进,持续推进节地生态安葬,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70%以上。

“十四五”北仑区民政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分类

主要指标

2020年底值

2025年目标值

民生保障

最低生活年保障标准(元/年)

>10000

>14000

村(社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点或“儿童之家”建设占比(%)

90%

100%

“残疾人之家”(阳光家园)管理、护理的公益性岗位配比率(%)

1:10

1:6

养老服务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51

60

培训养老护理员和家庭照护者(人)

/

≥3000

每万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认知障碍床位数(张)

8

≥20

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人)

16.5

28

社会治理

省、市、区三级社区工作领军人才数量(人)

15

50

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率(%)

50

100

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人才数(人)

842

1800

其中:中高级专业人才数(人)

400

400

街道社会工作站建成率(%)

100

100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个)

10

20

社会事务体系

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当地村民收入比率(%)

96

100

节地生态安葬率(%)

60%

70%

四、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社会救助精准高效

健全“1+8+X”大救助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低保、特困、受灾、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等8项基本救助,推动救助对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拓展,救助内容由基本生活保障向基本生活帮扶服务延伸,救助流程由街道、区级分别审批管理向街道审核审批、区级管办分离优化。深入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区救助服务联合体”试点工作,横向联动社会救助职能部门、特殊群体救助单位,惠民补贴相关单位、服务类社会力量,纵向搭建区、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救助服务站点,整合区域救助服务政策和资源,推动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完善救助保障制度。推动建设覆盖全民、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梯度救助体系,加强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优抚安置、扶残助残、扶贫开发等政策制度的有机衔接。实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挂钩政策。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机制。推进低收入农户和低保边缘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双线合一”。发挥各方力量,构建“3+N”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形成区、街道、(村)社区人员为基础,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救助主动发现队伍,确保救急难对象“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加快推进部门统筹联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项目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帮扶工作机制。协同和支持企事业单位、慈善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拓展福利企业、工疗机构等残疾人集中就业渠道,提供辅助性就业机会,助力困难群体增收。

实施精准救助措施。推进救助规范化,规范各类救助对象经济状况认定办法,简化急难型临时救助经济状况核对,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帮扶数字化系统,加快社会救助事项数据“内跑”。建立健全精准识贫机制,建立多维度贫困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利用数字化系统对贫困家庭境况和需求开展科学调查和综合评估。加快建立多维度贫困测量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大数据分析致贫风险预警预防机制。开设“特需门诊”救助,解决个性化救助合理需求。建立临时救助快速响应机制和简化审批程序。协同和支持企事业单位、慈善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

建立健全探访关爱制度。探访对象从原先的高龄、空巢、独居、孤寡老年人,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难家庭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拓展。重点关注重病、重残、困境儿童、空巢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特殊困难群体月探访率达到100%。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配备专业服务团队,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探访慰问服务,优化定期关怀服务。

(二)社会福利适度普惠

提升儿童公共服务和福利保障。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切实拓展儿童福利保障覆盖面,加强服务对象家庭的支持指导,监督保障孤残儿童各项权益的落实。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和儿童服务管理机构建设,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三级保护网络”,实现区、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区级建成一个具有集中托养功能的儿童福利机构,每个街道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站或儿童福利服务站,每个村(社区)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点或“儿童之家”。充分发挥儿童福利机构对城乡社区的功能辐射,深化照料、医疗、康复、特教等专业功能对社区孤残、困境儿童的支撑保护,为社区家庭排忧解难,推动儿童福利逐步由托底救济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建立未成年人流浪救助、监护干预、生活救助等机制,培育未保工作力量,推动社会组织参与未保工作。建立健全儿童福利工作领导体系、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儿童关爱保护队伍建设。

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和福利保障。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确保残疾人基本生活。加强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扶持,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作用,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拓展福利企业、工疗机构等残疾人集中就业渠道,提供中国竞彩网辅助性、庇护性就业机会。实现“残疾人之家”街道全覆盖,提高日间照料水平,促进星级提升。加强精准康复服务,办好康复医院,培育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减轻残疾人功能障碍,做好残疾预防。谋划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照料缺失的残疾人提供良好全日制托养和照料护理服务。推进各层面的无障碍建设。

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按照三级救助站标准建设“北仑区救助管理站”,补齐救助短板。健全以救助管理站为中心,公安、城管、卫计、街道相互协调联动,定点救助与流动救助相结合的救助网络。借助“人脸识别”、DNA检测等新技术,健全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机制,完善寻亲机制,落实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政策。

加强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照护。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体系,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巡访帮扶长效机制,推进文体设施建设,丰富农村留守人员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的积极作用,鼓励农村公益岗位向符合条件的留守妇女倾斜。

促进福利彩票转型升级。科学把握国家政策调整,营造“重娱乐、轻博弈”的良性购彩氛围。按照省级投注站建设标准,全面提升站点整体形象。开发空白区域,优化合理布局。持续建设政府、市场、社会“三力合一”和公信、公众、公益“三位一体”的现代福彩体系。

(三)养老服务优质丰富

实施机构养老供给优化工程。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政府有效投资明显扩大,补齐机构养老基础设施短板,新建北仑区中心福利院(二期)项目;改建社会福利院(一期)项目;实施敬老院三年改造提升工程,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机构养老。加强以护理型为主的养老机构建设,在区公办养老机构设立失智症照护专区,全区护理型床位占机构床位的60%以上,每万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认知障碍床位20张以上。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及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重点为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推行“家院互融”服务模式,引导养老机构拓展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居家照护等专业化服务。

实施居家养老设施升级工程。贯彻落实省、市有关要求,确保新建小区养老服务等设施规划、建设、验收、交付“四同步”。鼓励政府、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将闲置、腾退的用地、用房优先用于养老服务。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和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开展对失能、残疾、高龄等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每个街道至少建设1个集全托与日托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嵌入式老年护理照料中心。

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大数据优势,深化高龄津贴发放、老年优待证制发、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三个事项“到龄直办”。深化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加大以消防、食品、用房等领域为重点的安全质量隐患整治。在全区养老服务机构中推行信用承诺制,积极探索“信用+养老服务”监管。采取“结对帮建”模式,提高全区为老助餐机构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养老机构食堂和爱心食堂“阳光厨房”建设率达到100%。

实施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保障工程。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继续教育制度。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计划,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养老服务。全区培训养老护理员和家庭照护者3000名,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28名。积极探索“时间银行”养老服务运行机制和多样化“时间银行”运营模式,建立信用保障体系,深化“幸福来敲门”助老志愿服务,鼓励支持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

实施基本养老服务暖心工程。建立健全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完善以失能失智老人和高龄老人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补助制度。建立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所有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设立老年大学(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

实施医养康养结合促进工程。统筹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服务衔接,按照“有设施、有器材、有队伍、有标准、有数据”要求,开展康养联合体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康养服务融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和养老一体化服务。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达100%。

实施“整合式”养老深化工程。深化与复旦大学的社会养老服务政产研学战略合作,继续推广以整合服务资源、康养机构、社会力量为核心的“整合式”社区居家养老北仑模式,弥补家庭结构小型化给家庭养老带来的冲击,不断提高社区老人的满足感和优越感。

(四)基层社会治理扎实稳固

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坚持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探索为社区治理赋能的模式及路径,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探索“标准治理”、“契约治理”、“协商治理”三项治理相互嵌入的城市社区治理“北仑模式”。

完善“村民说事单”“对账理事单”“小微权力清单”三单制约的新时代乡村治理“北仑模式”。构建“党委领导、社区牵头、企业协同、社会组织参与”四方联动的工业园区服务“北仑模式”。搭建“成长阶梯”提升专职社区工作者服务能力,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实现城乡社区治理技术创新。

提升社会组织素养活力。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创新社会组织党建有效覆盖的方式和途径。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妥善处理双重管理和直接登记的关系,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行业协会商会涉费管理。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依托社会组织法人库和信息平台,加强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加大对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扩大社会组织评估力度,逐步注销、撤销“僵尸”社会组织。培树品牌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增强社会组织宣传力度,培树品牌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军人物,提升公众对社会组织的认识度。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增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支持性作用,大力培育村(社区)社会组织,实现社区自治类、平安类、服务类、文体类四种类型全覆盖,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拓宽社会工作发展领域。全面推进全区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进程。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政策制度体系,推进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和考评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预防社会问题、恢复社会功能、激发社会活力、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推进专业社会工作示范站在矫正、优抚、社救、家庭、企业等领域发挥作用。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加快开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扩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规模,大力扶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支持民政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社会服务机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展面向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困难弱势群体等“点对点”专业服务,提高社会工作职业化需求。鼓励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实现区、街道社会工作站全覆盖。广泛开展社会工作培训,加强社会工作本土督导人才、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培养,将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纳入急需紧缺和重点人才范围,建立健全“阶梯式”社会工作者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批本土社会工作专业骨干。合力推动志愿服务快速发展,完善“社工+志愿”联动机制。

促进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落实浙江省《中国竞彩网加快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加强慈善法治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慈善行为事中事后监管。拓宽慈善发展新模式,推动慈善基地发挥功能作用。探索“互联网+慈善”新模式,拓展慈善参与平台,丰富慈善介入渠道。促进“慈善+社工”融合发展,使慈善服务及时精准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加快发展现代慈善组织,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现慈善活动专业规范、慈善行业自主高效、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加大慈善文化建设力度,形成全社会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

(五)专项社会事务文明规范

创新婚姻登记服务。以建设5A级标准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为目标,打造“青年北仑”婚恋打卡点,推进市级婚俗改革试验区建设。完善婚姻登记数据库建设,实现婚姻登记智慧化服务集成,深化婚育户“一件事”联办,做好省内异地办理婚姻登记改革。培育社会力量参与婚姻家庭服务,全面开展婚前、离婚冷静期辅导,不断拓展婚姻家庭生命周期服务内涵。开展个性化颁证工作,通过“港城贤人”集体颁证仪式提升婚姻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推进水库移民稳定发展。积极谋划移民后扶项目,提高移民后期扶持和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移民资金投入,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加快移民美丽家园建设,深化移民创业致富,大力推进后扶产业发展。

规范区划地名管理。深化地名公共服务,按市统一部署开展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地名信息库,努力实现“地名证明”无缝对接和“无证明”目标,提升地名信息化应用服务水平。规范地名管理服务,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优秀地名文化。深化平安边界建设。

规范殡葬服务管理。推进殡葬设施专项规划的制定与落地。加强区域性殡葬服务中心建设,加强殡葬服务规范化和墓葬秩序整治力度,完善惠民殡葬政策。推进以骨灰存放、海葬、树葬等为切入点的节地生态安葬,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70%以上。深化“身后一件事”,协调相关部门数据进身后事项“一事联办”信息共享系统,将事项办理“多部门”“多次办”整合为“一件事”“一次办”。

五、加强服务保障,筑牢事业发展根基

民政工作是党为人民谋福祉最直接、最现实的工作,是民生保障的安全阀,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改革创新,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工作基础,努力开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民政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将其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大财政投入,及时研究解决民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民政部门要主动融入大局、当好参谋助手,牵头完善和落实政府领导负责的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机制,解决现行政策难以有效保障、群众又急需紧迫的突出困难问题,织密兜牢基本民生安全网。要进一步强化部门齐抓共管、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统筹推进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形成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完善系统谋划、专班运作、比学赶超、政策激励的机制,营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创造性张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努力推动民政部门实现职能优化、方式转变、作风提升。

(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竞彩网切实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抓好《中国竞彩网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落实,用足用好政策红利,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围绕建设智慧民政、法治民政、质量民政、开放民政“四个民政”建设,推进社区、养老、地名等政府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推进民政服务机构数字化、智能化。加强法治建设,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程序,提升基层执法能力。推进民政各领域标准化建设,加快在社区服务、专业社工服务、公共地名服务、志愿服务等领域实施运用,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和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逐步将民政民生服务领域适合由社会力量提供的事务向社会开放、转移。加强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对接,落实好民政建设项目的用地保障。

(三)加强民政基层队伍建设。根据省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配足配强民政工作人员,继续加大对基层投入倾斜力度,把中国竞彩网人才资源引向基层。进一步提升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政策把握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通过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建设目标,规范民政队伍职业素养,围绕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目标,锻造一支永葆忠诚、竭诚为民、务实奉献、创新担当、清正廉洁的民政干部队伍。



附表1:“十四五”时期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项目   单位:亿元

类别

序号

项目分类

项目名称

建设期限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和规模

总投资

责任主体

1

养老服务

中心福利院(二期)新建

2021-2024

新碶街道凤洋一路789号

拟建设托老楼、护理楼、综合服务楼、食堂、活动楼等其他附属用房及配套设施,项目用地面积约为13333平方米,约20亩,床均建筑面积指标为42平方米。为接纳辖区内老年人提供高水平的护理、医疗、娱乐服务。

2.5

区民政局

2

社会福利

救助管理中心新建

2021-2023

大碶街道万湫山南路3号

建筑面积约4555.44平方米
建设内容:综合楼为地上6层,每层面积为727.19平方米,共计4363.14平方米;一层为架空层,设置停车位和食堂;二层东侧为福利彩票服务中心用房,西侧为男救助区;三层为女救助区、管理用房;四层为未成年人救助室、家暴庇护室和辅助用房;五层为养老产业培育和智慧养老呼叫平台用房;六层为社会组织培育用房。

0.3

区民政局

3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院一期改建

2021-2023

春晓街道咸昶村龙头岙66号

一期占地面积6608平方米,促进我区特殊群体精神卫生福利发展。

0.25

区民政局

附表2: “十四五”时期街道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项目    单位:亿元

类别

序号

项目分类

项目名称

建设期限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和规模

总投资

责任主体

1

养老服务

北仑区柴桥敬老院提升改造提升

2021-2023

柴桥街道上史村252号

对该敬老院进行改建,优化适老环境,调整结构布局,突出护理用房、文化娱乐用房、公共服务用房的配置,通过电梯安装、消防改造、阳光厨房等工程全面消除机构内各类安全隐患,整体提升服务质量。

0.04

柴桥街道

2

养老服务

北仑区郭巨敬老院迁建

2021-2023

郭巨街道路亭村小涂岙39号

目前已在郭巨街道尖岭岙村老鹰山选址迁建郭巨敬老院,规划用地7087平方米,建筑面积6588平方米,

0.5

郭巨街道

3

养老服务

北仑区春晓老年公寓

2021-2023

春晓街道慈岙村慈东慈峰交界处

对该敬老院进行改建,优化适老环境,突出护理用房、文化娱乐用房、公共服务用房的配置,达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经济适用的要求,提高服务质量。

0.04

春晓街道

4

养老服务

北仑区梅山敬老院

2021-2023

梅山街道梅西村南深龙底39号

对该敬老院进行改建,优化适老环境,突出护理用房、文化娱乐用房、公共服务用房的配置,达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经济适用的要求,提高服务质量。

0.03

梅山街道

5

养老服务

北仑区大碶敬老院提升迁建

2022-2025年

镇大路与福利路交叉口

按国家三星级标准新建,用地面积:20亩,拟建设康养综合楼、食堂、活动楼等其他附属用房及配套设施,为接纳辖区内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康养服务。

2

大碶街道

6

养老服务

北仑区新碶敬老院提升迁建

2022-2025年

新碶街道高塘片(高塘、永久、岭南等村)

按国家三星级标准新建,用地面积:18亩,拟建设康养综合楼、食堂、活动楼等其他附属用房及配套设施,为接纳辖区内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康养服务。

1.5

新碶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