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北仑 | >北仑人文 | >北仑习俗 |
庙
据民国《镇海县志》载,北仑区内有庙190余所。旧时各庙界内百姓皆称“界下子民”,生死都受神庇护,故重大节庆、婚丧大事都向神焚香祈祷。所祀的神大致可分为四类。
前代贤哲 如小港丁家山唐裴将军庙,系唐将裴肃,因治明州有功,东钱湖乡村多庙祀之。小港小浃江口笠山庙,祀明刘基,刘基曾为朱元璋筹划用兵,参与机要,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史令,封诚意伯,他能天文,故在当地有海船遇飓风祷神辄应的传说,庙所在地亦称保船湾。剡岙庙祀王十朋,王十朋浙江乐清人,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中进士第一名,任秘书郎、侍史等职,屡次建议整顿朝政,主张积极抗元,收复失地。小港蛟门灵泽庙,梅山岙土毚 头庙均祀宋文天祥。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他积极主张抗元,任右丞相,曾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恢复失地多处,不幸在今广东海丰被俘,元将命他写信招张世杰,他坚决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送至大都(今北京),迭经威胁利诱,不屈不挠,始被害于菜市口。林头庙在大碶林头方村,祀南宋张世杰。张世杰与文天祥、陆秀夫同为抗元名将。梅山下岸台岙张公庙,祀南宋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嶆峙庙、妙林庙、西妙林庙、嘉溪庙均祀宋初大将曹彬,他参与灭后蜀之后,统帅灭南唐时攻下金陵,禁止将士杀掠,因此深受黎民百姓爱戴。嘉溪庙在大碶嘉溪村,现改为曹彬纪念馆。新安庙,在大碶新安村,祀南宋谥封益国公的江万里,南宋晚期,奸佞贾似道独揽朝纲,为非作歹,江万里为官忠正,与贾抗衡,终被害于芝山下止水。老罂头庙和新罂头庙均奉祀北宋末年刘安世,他中进士后,不求官,从学于司马光,后为司马光推荐,历任左谏议大夫等职,以言事激动,号称“殿上虎”,绍圣中被贬,徽宗时重加启用,后又为蔡京所逐。山管 屿庙在新碶小山村,祀唐虞世南,虞世南浙江余姚人,唐初书法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穿山王荆公祠、紫石庙均祀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仁宗嘉祐二年(1057)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相,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初知鄞县,借官谷给农民,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有成效。筑穿山塘百余丈,浚河渠,建碶闸民赖安居,故建庙奉之。虾 广束 庙祀陆秀夫,陆秀夫南宋大臣,临安陷落时,任礼部侍郎,后在福州拥赵 日正 为王。继续抗元。又和张世杰等立赵 日丙 为帝,任丞相,在厂圭 山(在今广东新会)坚持抗战。厂圭 山被攻破时,背负赵日丙 投海而死。
行业祖师 如大碶毕家碶西的鲁班殿,鲁班是手工业祖师。
民间传说 被神化的人物,如塔峙城湾伏虎将军庙,相传唐乾宁间樵夫干大用结伴入山遇虎,干曰:“如某某有寡母,某某有老父皆不可食,唯有我只有一妻,死无所恨。”虎视之良久而入山,里人待其亡故后立庙祀之。大碶万湫山庙,神姓邓,精通医道,乐于为人治病,相传在此求药,无不灵验。柴桥河头村河头庙,相传明时大旱苗尽枯死,人多渴死,一日有冠带者指地三处,挖之得泉,民问其姓名,答曰:河头。后民感其恩,建庙祀之。
保境安民而修建 有的庙宇,请卜占者随意请一位神明供奉,庙神划地而治,其中关羽庙特别多。
庙 会
俗称行会,是旧时群众性的祭神活动。所请之神以行宫的东岳大帝为首。东岳大帝即泰山神,元世祖尊其为东岳大帝。行会出行之前,先请戏班子演戏以娱神。戏罢,举行出巡大典,由当地最高官吏主祭,在锣鼓和鞭炮声中主祭人率众参拜,并高声诵读祷词,然后将大帝及其侍卫——黄灵官的塑像请出大殿,坐上神轿,开始向各村落巡视。其他庙的塑像,如唐大将薛仁贵,尽管有平阳郡公的爵位,也只能以陪侍身份以轿代之,随后而行。礼仪队伍的排列先后有序,规定严格,各种器具都显示着大帝的尊严。手持三角令旗的号令卒骑着骏马,率先向设有嚼献(即祭坛)的村落通报信息,俗称其为报马。接着而来的是高达十多米、由几个人轮流擎着旗杆、绣有飞龙的黄色三角形总头旗。整个行列还有蜈蚣旗,和有众多十来岁小孩拿着的清道旗,夹在行会的整个行列。清道旗意谓清除道路的脏物,使之净化。旗锣“镗镗”敲响,四个穿着“卒”字对襟衣服的“喝道喽”大声吆喝向前,这就是所谓“开锣喝道”。两旁观会的老人们合掌参拜,表达对神的尊敬。随着要放铜铳和登地炮,拿着“肃、静、廻、避”的四个头牌和十八般兵器的“武士”,威风凛凛簇拥着神的塑像,每到设有嚼献之处,就让神停下来享受一下丰盛的祭品。
行会是旧时民间的集会游行,并非指行业协会的简称“行会”。行会时,还一路表演当地特色的各种民间技艺,如造跌、高跷、炮担、鼓阁、舞狮、舞龙和各种彩灯,增添了热烈、欢乐的气氛。
旧时,北仑区内的庙会有:二月初大碶(包括新碶);二月廿五庙会,柴桥礼拜会;三月初小港丁家山裴将军会;四月亚浦青苗会;六月昆亭稻花会等。如遇瘟疫流行,各地就行太平会。
新中国成立后,行会之俗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