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商 业
发布时间:2023-02-20 19:19:41 来源:北仑区地方志系列丛书之一北仑习俗 阅读次数:

开 张 新店开张,五更时在商店内祭财神,门口贴红纸对联。对联的匾额通常写“开张大吉”、“招财进宝”字样。悬灯挂彩,放鞭炮,奏乐,宣布开张营业,以图吉利。是日,各同行、至亲好友前来庆贺,馈赠礼品,店主开筵席以示酬谢。

请财神 旧时商店自农历正月初一起都停止营业,初四三更时分祭财神,放爆竹。祭品有猪、羊、鸡、鹅、鲤鱼五种。猪、羊多以头尾代替,称“全付猪、羊”。鸡、鹅、鲤鱼须成双,酒杯要摆五只,称“五路财神”,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得到财神的保佑。设五色茶点恭迎第一位顾客,不论其营业额大小均予优惠,或馈赠礼品。若开门时成交额大,则预兆全年生意兴隆;开门后久无顾客光临,店主则至财神殿焚香祈拜或卜签,称“接财神”。

招徕术 旧时商人敬顾客、讲信用,视顾客为衣食父母。顾客上门,伙计要躬身迎接。对信得过的顾客,允许赊欠。赊欠人姓名、货物名称、数量、金额记入“金折”,金折即记账本。年关将近,讨债人肩背“钱褡子”,向债务人索取。钱褡子为长方形的布制口袋,里面放算盘和金折。有些债务人因无钱或有钱不肯还,就去躲债。正月初一照例不准讨债。抗日战争时期,物价一日三涨,一律改为现金交易。

有的商人为了扩大销售,发行“红票”,红票即礼券,类似现在的购物券。红票购兑商品按喜庆礼尚,岁时节气,各有不同。如黑枣、花生、桂圆、莲子合为一份礼单,取其谐音“早生贵子”。有些商品纸包上写有“百年好合”、“寿比南山”、“长命富贵”等词语。

商家为了扩大销售,对当地一些“殷户”,如富豪、官宦之家或寺院住持,在年关和中秋之际,赠以祭灶果、月饼,以便增长感情,使之成为常年的顾客。有的商店以放唱片、夏天施茶水、店堂内说唱、办花展等招徕顾客。

学徒、伙计 旧时有许多男孩到了十五六岁时,便出门当学徒,称学生意。学生意要有荐头人,要签订契约,拜店主为先生,听先生使唤兼做家务,以三年为期,期内无工资,只供吃饭,给一些剃头钱、鞋袜钱,称“月规钿”,无特殊情况不得回家。学徒地位低,往往被人看不起。期满后可续帮伙计,领半额工资,称“三年学徒,四年半庄。”其地位介于店员与学徒之间,也可自主营业。

商店职员旧称伙计或店倌。营业时不许坐,只能伏在柜台上,状如狮子,称“柜台狮子”,也叫“柜台活狲”(含贬义)。每年端午、中秋和年关,商店老板照例要宴请伙计。年关宴请时,如店主要解雇某人,则将酒杯倒置在被解雇人的座席前,该人餐后就卷铺盖回家。伙计谈话、行动要讲吉利,如清晨开排门,就要说“开门大吉”或“恭喜发财”之类的话。结账称“盘利”。扫地、抹桌子要从外到里,意谓“招财进宝”。

商 行 货物的交易场所旧称商行,按现在的说法为代理行。交易的货物无所不包,有木材、水产、涂货、谷物、畜产等。买卖双方通过商行成交,商行一般向货主收取5%~8%佣金。收佣金的人称扌可 花蛇。商行老板称阿大。

小商贩 旧时有肩担货物在各村落进行交易的小商小贩。卖小百货的叫“货郎担”,以麦芽糖换兑废品的叫“兑糖货郎”,卖豆腐的叫“豆腐郎”等。进村时,手持各种约定俗成的打击器,以此发出不同的叫卖信号,百姓听后便知道是卖哪种货物的。如打梆、打鼓、摇铃、敲小锣、打竹板等,都是传统的传声标志。

商 会 旧时商家为维护共同的营业利益而组织的社会团体,旨在搜集市场动态、调处工商内部纠纷,并代表商界利益向政府陈述意见和建议等。商会会长一般由当地拥有较高资产,或地方士绅公推产生。新中国成立后,旧商会解散,另组工商业联合会,但性质改变。

市 集 亦称“市日”、“市场”。旧时为方便人们进行商品交易,以约定俗成的时间确定集日。农村多以自然村落为址,而城镇集市则以繁华街道而设。集市多属综合性的物资交易,如农业生产用具、日常生活资料和用品,也有五金器材、布匹纺织品等等。集市中还有相对集中的药材市、木料市、蔬菜市、水产涂货市等不一而定。据民国《镇海县志》载,今属小港街道的有:长山桥市二、七日,东岗碶市一、三、六、八日,鄞镇渡桥市一、六日,衙前市二、七日,小港义成桥市、港桥头市、朱街丁市均为四、九日。现为大碶街道的有:石湫市五、十日,大碶头市三、八大市,一、六小市,扎马市二、七日,邬隘市四、九日,杨家桥市五、十日,横河市二、四、七、九日,白石庙市一、六日,清水桥市二、七日。现为新碶街道的:新碶头市五、十日,备碶市四、九日,石高塘市五、十大市,二、六小市。现为霞浦街道的:霞浦市二、四、七、九日,东碶市二、七日。现为柴桥街道的柴桥市为北仑区内最大的集市,分一、六大市,三、八小市。现为白峰镇的郭巨街市五、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