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北仑 | >北仑人文 | >北仑习俗 |
农 事
摸六株 种植水稻,从插秧、耘田到割稻都以六株为一行,故借以指农民。
敬 牛 耕牛是旧时农家的有力帮手,民间视牛为农家之宝,故形成了许多敬牛的习俗。清明这天,牛可以随意到任何一家田里吃芘花草子,主人家决不埋怨干涉,认为清明是牛的“放青”日。立夏,是牛的生日,这一天,让牛休息,擦洗并沐浴牛身,而后灌黄酒,喂鸡蛋,为牛欢庆生日。放牛娃在这天食麻餈,吃蛋,意谓“人牛共食”。春耕前喂豆饼,给牛“长补”。年三十祭祀牛神。
火覃 火龙 元宵夜,农家以火把照地间,谓可以除虫害,名曰“烧蝗虫”。大碶、柴桥地区则烧田塍草,埭埭田塍干草着火,犹如条条火龙,因名火覃 火龙。
报春牛 每近立春,庙堂人或叫化子到每家每户报“春牛”。其做法是:用泥捏成的春牛,到主人家的米缸、谷仓或门口正反各绕三圈,边念:“黄龙盘谷仓,青龙盘米缸。”等吉语。念毕,给一张木版印制的“春牛图”,户主回赠年糕、大米或钱币后,贴于门墙,以示吉祥。春牛图上印有当年二十四节气,霉伏期、潮汐等与农事有关的天文现象、气象预报。两边饰以十二生肖图,中缀以牧童与牛的图像。据云牧童与牛的画法,大有讲究。牧童骑牛吹着横笛,这一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牧童拉着牛走在前头,是一般年景;牧童在后,用竹梢鞭打牛的屁股,是干旱年,预示歉收。改革开放后,此俗已绝。
开 犁 春节后,头一天耕田叫“开犁”,开犁这天农活安排不多,祈求全年轻松。有的还要点三炷香,烧几张纸钱以拜犁,祈愿耕耙顺当。
孵秧子 清明前后浸种称“秧子落缸”,秧子上放一张红纸,压一把镰刀,称“催芽”。秧子播下后,在竹竿上端缚一张灵峰戒牒,插在田角,祈求“田公”、“田婆”保佑不烂秧。去播种的人一定要吃饱,认为人饱了,长出的谷粒定会饱满。
插 秧 第一天插秧,称为“开秧门”。主妇要备好饭菜酒肉,供家人和帮工者聚餐。餐间,每人要吃一个鸡蛋,意谓“讨彩头”。蹲下去拔秧,先用缚秧苗的稻草在秧田上面横扫几下,意谓防止“发秧疯”。发秧疯即手背发肿。插秧结束,称“关秧门”,有的户主绕田走一圈,拔一把秧苗带回家,扔在门墙边,说是“秧苗认得家门,丰收由此进门。”插秧结束那天的晚餐,主人家要宴请帮工者,称“打散”。插秧种田时,一天三餐外,还要加两次点心。
祭田公田婆 系旧时农业生产祭祀风俗。一年共分四次:第一次在清明后下种前,择黄道吉日,点香焚纸,祭祀人站在秧田下首缺口的田塍上,朝田畈作揖行礼,祈祷田公田婆保佑秧苗壮大,后将香枝插于田塍,谓之“许愿”。第二次于开秧门前,摆供品及肉类于田塍,人仍立于秧田缺口,燃香祈祷,以保佑秧苗快长,谓之:“尝甜头”。第三次是夏至这一天,供酒肉饭菜于田头,并燃烧麦秆,祈语为“田公田婆保佑风调雨顺,无虫无灾,来日丰收,再来重谢!”有的穿蓑衣戴笠帽,以象征“求雨”,烧麦秆寓意赶害虫。最后一次是开镰收割之前,祭品丰盛,并摘谷穗插于供品上,以报答田公田婆保佑之恩,称“还愿”。平时,凡在田间就餐,或吃点心之前,先撮一小块糕点或米饭以祭祀田公田婆。这种风俗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一定程度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与崇敬心理。
驱瘟神 旧时为防止烂秧或发生稻瘟病,在田角插一根竹杆,竹杆上端缚一只灵峰戒牒,据云能消灾驱瘟。瘟疫严重,则行“都神会”,以驱瘟神。
插稻草人 稻谷将要成熟,以稻草扎成人形,让它穿破衣、戴草帽,两“手臂”各挂一把破扇插在田间,用以驱赶鸟雀。
唱田歌 亦称“唱田头山歌”。当春耕夏耘之时,农民一边耕耘,一边引吭高歌。歌词大都即兴编唱,其内容有民间故事,当地风情,猜谜等。有独唱也有对唱。歌声在田间飘荡,为劳动者增添几分乐趣。
农 具
耕作器具 犁和耙为主要农具,利用牛力拉动,用于深翻和平整土地。犁的主要工作部件称“犁头”,犁头的主要构件为“犁镵”,位于犁体前方。犁镵呈三角型,两侧均有刃口,有较强的入土性及耐磨性。被翻耕的泥土沿窜垡犁件的曲面升起,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发生扭转及弯曲断裂向侧翻转,跌落田中。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双轮双铧犁,据云这种犁能深耕,便盲目推广,结果毫无用处。当时有“双轮双铧犁搁在弄堂里”的调侃说法。耙,有平耙和滚耙两种。平耙,框架式,在前后两块木板上装有多块刀状刃具。滚耙,在长方形的框架中间安装着圆形滚洞,滚筒上嵌缀着呈三角形的铁钉。平耙历史悠久。滚耙是对平耙的一种改革,出现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拖拉机使用日见广泛,常见的为手扶式拖拉机。犁和耙随之消失。
灌溉器具 龙骨水车,提水工具。系利用齿轮原理,用人力带动循环的链(即龙骨),由装在木链上的刮板,将河水刮入车槽,水沿水槽提升到高处,流入田间。用人力的有两种:一种是两人用脚踏旋转式的滚筒带动木链;另一种通过车水人两手不断地转动车轴,使龙骨上下滚动,将水提升上来。用牛力的称牛车,牛车由车盘与水车组成。车盘是带木齿的大圆型木盘,在牛的颈上套上牛轭,在牛的眼部戴上眼罩,让牛绕着车盘转,车盘与水车用地杆连接,随着水车上的龙骨不断转动,车板便将水从河里刮入车槽,提水上升,流入田间。此两种灌溉器具在20世纪60年代末被柴油机作动力的抽水机取代。70年代起改用电力抽水机,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插秧器具 用于插秧的农具有种田绳、竹竿和土笥担等。竹竿俗称埭头棒,长度按六株秧苗间距而定。以此来丈量间距。再用小棒按这个间距插入田塍两端,中间拉直种田绳,使秧苗行距有规且能沿直线内插秧。土笥担用竹篾编成,三面有边框,一面敞口,上有长环供挑,是昔时农村常见的肩挑运输工具。现均为插秧机所取代。
收割器具 最主要的是稻桶。稻桶是底小口大的方型木桶,三面用竹篾编成的稻桶簟作围屏,另一面有嵌有多根弓形竹片的梯形稻桶床。打稻的人双手搂着一捆稻禾,使劲的往稻桶床甩打,使之脱粒。打稻要有两人搭档,一上一下轮番进行,待打满一稻桶后装进箩头。20世纪50年代,稻桶的结构有了较大的改进,稻桶床改为嵌有硬铁丝扎成三角形齿钉滚筒,人在踏脚板上使劲地踏,借助齿轮的转动,人只要将稻禾放在上面,不断地翻动,谷粒就会很快脱下。20世纪70年代改为电动脱粒。现时均被联合收割机所取代。晒场的形式有两种,最先用竹篾编成的簟,放在地面上翻晒,后在混凝土地面翻晒,俗称水泥晒场。扌赖 草耙,即长柄的带齿竹耙,是翻晒稻谷的一种工具。
粮食加工器具 旧时,加工粮食的器具是木砻、石臼、石磨、碾子和水碓。这些器具借助于人力、畜力和自然动力进行作业。木砻,圆形,由上臼、下臼、摇臂和支座等组成。上、下臼的工作面凿成条状,称臼齿。下臼固定,操作的人,借助摇臂,推动上臼使之不断地转动,与下臼的臼齿发生摩擦,并不断地将稻谷用木杓放入,使稻谷经过“木砻”去壳成为糙米。
石臼,经过木砻加工后的糙米,放入石臼中,两个强劳动力双手提起沉重的“石臼子”对舂。舂米的器具有“捣臼碗”和“石臼子”组成。捣臼碗用大石头凿成,呈碗形。石臼子是捣米的杵。第一臼加工出来的米,用竹筛筛出粗糠,称糙米,再倒入石臼舂,经第二、第三道捣舂,然后筛去细糠成为白米。上等精白米还要再舂一遍,成为色泽透明,形如珍珠,为有钱人所享用。石磨,是乡村加工食品的主要器具。清明节前,做松花团,婚丧做金团,秋后做年糕时,都用石磨加工。磨以石头琢成,圆形,分上下两部分,凿以槽牙。下面部分固定在木架子上,以轴为中心,借助人力使上部不断的转动,经槽牙与槽牙间摩擦,将米粒磨成粉,以便加工成各种食品。磨有两种,一般人家常备的叫“手磨”,只需一人操作即可;另一种为推磨,由磨担牵动。推磨效率比手磨高,做年糕时离不开它。碾子亦为碾米工具,由碾台、碾槽、碾架等组成,碾台和碾槽用独块石料制成。碾台成圆形,用硬木作支架,靠牛拉动。安置碾子往往在村落集中之处,以方便村民。塔峙青林一个自然村以“碾子跟”为地名。水碓,在山涧溪水急流之处,凭借自上而下的流水冲力,带动转轮,使臼子自动起落进行舂米,称水碓。
随着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20世纪50年代起,上述这些笨重落后的粮食加工器具已被彻底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