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北仑 | >北仑人文 | >北仑习俗 |
旧时本地丧葬因袭土葬的传统,礼仪分为丧礼、葬礼及服丧三个部分。
送 终 老人病危垂死,儿孙及其直系亲人都必须在床侧守候,要保持安静,不能喧哗,更不能哭泣,目送其去世。绝气之前,给老人吃口“鞔饭”。气绝,齐声嚎哭恸哀,拆去帐子,意为让亡魂出去。焚香燃烛,烧化锡箔或灵峰戒牒,谓之送“盘缠”。
死者如男性,在其绝气之前,妻子、女儿不能握其手足。反之亦然,此俗清末民初时尚存。
浴 尸 孝子穿素服、撑伞、挈桶至河边烧化纸钱,丢三枚铜钿于水中,汲水回来,用新毛巾抹死者胸背各三把,谓“买水浴尸”。梳鬓整容,修剪指甲。
移 尸 将尸体移入灵堂,仰卧在殓床上,称小殓。在死者脚后点一盏油灯,俗称“脚后头灯”,说是为死者明路。
烧祭包 小殓后,将死者生前睡过的席、褥等物并新买一双草鞋,按一定的方向焚烧于三岔路口,称“烧祭包”。
拜境庙 浴尸后,孝子撑伞,提灯笼,灯笼内应无分昼夜燃烛,去境庙烧香跪拜,告以“境庙弟子×××于×月×日×时亡故”。
报 丧 派人去各亲戚家报丧。报丧者须倒挟一把雨伞,行至门前将伞柄朝下放置门外,以示凶信。告知死讯及丧期、葬期等有关事宜。
赴 丧 又称奔丧。亲戚得报,前来吊唁,送重被或香烛、纸钱等。已出嫁女儿,接到讣告后,随即回家,沿途号哭,称“哭路头”。
祭 奠 尸移灵堂后举行祭奠,俗称“吊孝”。灵堂中间放置灵案,上供羹饭,孝幛高垂,香烛昼夜不灭。念伴四人念经超度,谓“摊尸经”,边念边敲铜磬。孝眷缝制孝服,称“破孝”。孝子寝卧于尸侧,睡草垫,枕土块,谓“陪尸”。
吊 唁 亲友闻报皆来吊唁,并赠以赙仪,赙仪有红绸面、白布里、内衬薄棉的重被;或香烛、锡箔、纸钱等。
丧 服 孝子孝孙穿麻衣、着蒲鞋,腰束草绳,头戴三梁冠。孝孙在帽檐上别一块圆形红布,表示孝中有吉。侄子戴两梁草冠。男戴方顶白帽表示远亲,圆顶男帽表示嫡亲。女戴孝兜,状如披风,有长有短,女儿媳妇所戴最长。本家晚辈穿麻衣,并以白布满鞋面,后嵌一方红布。凡参加丧礼的下辈,都应白线杂麻缠头颈,称戴孝。近年来,一般以黑色臂章代之。
大 殓 灵堂停尸三至五天,择吉时(一般为涨潮时)大殓,又称“入木”、“入殓”、“落材”。孝子孝孙及嫡系子侄均跪在棺木四周。棺内底部铺一层石灰,上盖一棉被,两头分置“元宝枕”,供尸体搁脚。两侧放死者生前喜爱之物,然后依次盖“重被”。最先盖的为孝子孝孙所送,俗称“子孙被”,然后大声报葬物清单,叫做“报衣单”。报毕,将衣单焚烧,装入纸袋,放进死者口袋。盖棺前,由长子站在屋檐下,大声问道:“阿爸病好了勿?”众人齐答:“好了。”要连问三声,然后钉棺梢。此时,孝子孝孙及至亲跪拜,放声恸哭,告别遗体。
堂 祭 出殡前,行堂祭礼。吊祭者穿孝服,以亲疏尊卑为序。本家先祭,外客后祭,行跪拜礼,拱手三叩拜。来宾礼祭时,孝子须匍匐案旁叩头答礼,堂祭时放爆竹。旧时,大户人家设赞礼生,主持堂祭礼式。上香两次,上香时,赞礼生朗声道:“一上香”,并将香递给案前长者,长者高举额前,向灵位作揖后插于香炉,然后“二上香”。
出 殡 俗称“出丧”,先请丧家有身份者点“神主”。点神主即于牌位之“王”字上加一点,使成“主”字,此时,孝子跪拜,点主者于“王”字上先以朱点,然后再以墨改。点主毕,在神主牌上饰以红绸,称“魂吊”。然后抬棺出门停放。门外孝子跪拜,斟酒三杯。斟毕,抬棺者高呼“醮——杠”。哭声骤停,肃听醮杠人,边念醮杠词边以酒醮向杠头、杠腰、杠尾。杠词内容有对死者的悼念或赞评,或对死者儿孙的祝愿等。醮毕,随之抬棺上路。由女婿捧神主牌先导。燃香烛、引灵幡,孝子孝孙手持二尺长的哭丧棒扶棺躬身而行,其余亲友随后。吹打哀乐,锣声继之,先击十响,再击两响为一番(行庙会敲锣十三响,丧礼少一响),轮番击锣。沿途放爆竹,谓“引路炮”;散发纸钱,谓“买路钱”。依次有童子执“行路幡”,其余亲朋随后。灵棺遇桥,孝子应钻入棺底,意为尊重“桥神”。遇村庄须绕道而行。
入 穴 灵棺去墓地之前,要先派人去墓穴祭祀山神,称“开山”。灵棺到达墓穴后,孝子率送葬众人列队先左后右,绕墓穴行三圈,启开坟门。用芝麻秆点火烧之,谓“暖圹”。然后放灵棺入穴。在灵棺头点上“随身灯”,最后封闭墓门。卸丧服,凡草冠、引路幡及各种冥器皆烧之。
烧 草 一般亲友送葬中途即回。至亲送至墓地,葬礼结束,回程皆循原路返回,进家门须跨越门前所燃草堆。
贴耗榜 出殡后,丧家在门框和窗棂上张贴素对,在堂前张贴耗榜。耗榜内容体现出儒家亲亲之杀的观念。书有“不孝男××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先考(母称先妣)”。“‘孤哀子’××等泣血稽颡”等字样,有固定的格式。
吃羹饭 移尸中堂后,丧家办羹饭待客。中餐为正餐,晚饭称“上堂饭”。因菜肴中必有一盘豆腐,故俗称“豆腐羹饭”。
剃孝子头 出丧前孝子应剃头,谓“剃孝子头”。直到“满七”方可再剃。
做 七 人亡后,每隔七天行祭奠礼,谓“做七”。至“断七”,意即满四十九天。五七最慎重,认为死后五七时灵魂才能返家。“六七”由出嫁女儿饷食,回娘家来做,并念一堂经,俗称“六七羹饭”。
忌 日 先人的生日、卒日称忌日,每逢忌日设筵席祭祀称为做忌日。
百日和周年 死后百天及一到三周年都应做羹饭,请念伴念经以尽孝道,至亲也要前去悼念亡灵。以后每逢死期,皆做“忌日羹饭”,直至满百后方止。
八十一去世 老人81岁去世,被认为不吉利。81岁是“九九”满数,意味着把子孙的饭都吃光了,须以砸碎自家的算盘禳灾祛祸。
天外落材 凡死者非病,且死在室外,或溺水而亡,或自缢于树上,或被雷击而亡,或山崩被乱石压死,或中毒死于室外及其他意外事故而亡者,所谓水、火、刀、木、石而亡称“五伤”。尸体不准进屋,只能在屋外搭棚进行丧殓,称“天外落材”。
新中国成立后,丧葬礼节逐渐从简,尤以“文革”时期为最。自殡葬改革后推行火葬,开追悼会,奏哀乐,送花圈,缠黑布随之流行。但念经、摆羹饭、焚化冥器等旧俗又在农村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