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4449B/2023-179156
组配分类 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区府办
成文日期 2023-05-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索引号 11330206002954449B/2023-179156
组配分类 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区府办
成文日期 2023-05-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中国竞彩网宁波市北仑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区上下贯彻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以非常之策稳住基本盘,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发展持续向好,较为圆满交出“两手硬、两战赢”工作报表。

(一)抓稳进提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较短时间内打赢了0101和1013疫情阻击战,深入推进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出台实施助企纾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政企联动、共渡难关,全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0.8亿元、增长4.2%,增幅高于全省、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外贸进出口总额、财政总收入等10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继续保持全市首位。

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13项指标计划中,9项指标完成预期目标,8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6%、3.5%和14.5%,均高于全市平均。但受疫情和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景气等综合因素叠加,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距离年度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受居民收入、消费两端动力减弱,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也未完成目标。

表1.北仑区202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总量单位

2022年计划目标

全年完成

目标完成情况

总量

增速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增长7.5%左右

2630.8

4.2%

未完成

2

规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增长8%

1169.2

6.0%

完成

3

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增长7.5%

1321.8

3.5%

未完成

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424.1

8.2%

完成

5

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460.6

14.5%

完成

6

外贸进出口额

亿元

保持全国份额

4518.6

占比10.7

完成

7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12亿美元

13.29

2%

完成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增长7.5%左右

413.4

2.3%

完成

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70751

3.9%

完成

10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2.5万人

42789

/

完成

11

城镇登记失业率

3.5%以内

/

1.88%

完成

12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下降3.6%

/

下降3.7%

完成

13

主要污染物减排量

化学需氧量18吨、氨氮2吨、氮氧化物155吨、挥发性有机物350

化学需氧量2007吨、氨氮214吨、氮氧化物155吨、挥发性有机物350

完成

(二)抓优化升级,发展质量提质增效。一是制造业动能不断增强。优势产业支撑明显,石化、汽车、装备等主导产业产值4574.5亿元,占比8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6%,高于面上增幅。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中国制造500强企业1家、浙江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1家。压铸模具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模具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提升试点列入国家级试点,新增省级未来工厂试点企业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家。全年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617.7亿元,居全市首位。二是三产支撑成效明显。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21.8亿元,占GDP比重50.2%。深入推进国家首批“两业融合”试点,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占比30%,东方电缆、贝发集团分别入选国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新增2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项目。引进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香港美莎电商(直播)总部项目、跨境贸易数智枢纽港项目落地,北仑区荣获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荣誉。通过消费券发放、消费促销活动、消费新业态培育等形式,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3%。三是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北大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获批成立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宁波(北仑)中科海西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朱永官院士获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李比希奖。推进科技孵化平台提档升级,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新增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家、省级2家。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24家。成功举办2022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宁波北仑分会场活动,北仑区“联盟式”服务双创工作入选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重点展示项目,获评全国优秀双创示范基地。

(三)抓动能培育,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一是重大平台持续突破。梅山、甬保、大榭区块融合发展成效明显,梅山国际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暨跨境贸易数智枢纽港项目成功落地,甬保区块积极推进数字化国际贸易服务平台、高新云仓大宗贸易全链路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大榭区块推动万华化学15万吨/年高性能聚氨酯材料项目、华泰盛富40万吨/年聚乙烯提质增效等项目。灵峰现代产业园落地先进制造业项目6个,总投资2亿元。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集聚产值超10亿元的集成电路企业2家、超亿元的6家,累计项目34个。二是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斯贝、海天智能装备等6个省市县长工程项目开工,列入省4+1重大产业项目19个,其中12个续建项目2022年完成投资97.7亿元、投资完成率139%,7个新开工项目,菲仕电机、灵芯微电子产业园一期等6个项目开工。创新出台《北仑区(开发区)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促进稳商扩资增效扶持办法(试行)》,鼓励企业提高容积率、实施改造加层、加大技改投入,目前已储备40余个稳商扩资增效项目,海伯等9个总投资5.79亿元的项目年内已经开工。三是招商引资聚力推进。依托甬江科创区、灵峰现代产业园、青峙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平台,大力开展优质项目招引。甬江科创区签约东方、极氪、妍姿雪等20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超400亿元。灵峰现代产业园储备产业项目113个,投资总额552亿元。青峙新材料产业园储备项目16个,投资总额36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29亿美元,国内招商引资实到资金273.04亿元,居全市前列。

(四)抓深化改革,发展环境持续向好。一是深入推进自贸区建设。充分发挥自贸区体制政策优势,实现“本土策源”制度创新107项,被评估为全国首创改革创新案例15项,入选全省“十大标志性成果”27项。落地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数字人民币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大力实施稳外贸措施,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518.6亿元、增长9.2%,总量位居全省前列。“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工作获浙江省政府督查激励。二是不断深化数字化改革。围绕群众重大需求,分批次推进特色多跨应用场景落地。开发应用“智序港城”数字化平台,“幸福北仑”特色应用正式上线浙里办,“入学百事通”和“北仑这里帮”特色应用即将上线。北仑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e路通”场景应用成功入选省级第三批试点,孕育健康数智云系统、“春风里”社会助残动员平台、“随时问”等特色应用正在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三是持续加大惠企纾困力度。顶格执行国家、省、市等各级助企纾困政策,出台区级各类助企纾困政策,修订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政策宣传。全年累计兑付涉企补助补贴类政策资金超60亿元,兑付额度全市第一。全面推进“减事项、减字段、减环节、减成本、减时间、减材料”,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保持率100%;试点并在全省首个落地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改革,获李克强总理批示肯定。

(五)抓品质提升,发展面貌持续改善。一是城市有机更新提速。未来社区梯次建设打造,通山和横杨新建类以及岩河、杜鹃、高河塘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有序推进,星阳、玫瑰社区通过省市考核验收正式命名为省未来社区。城市重大设施有序推进,黄山路西延工程、凤环巢等一批工程建成投用,人亚学校、凤凰城中央公园二期等项目顺利开工。制定实施《北仑区港外集装箱堆场、集卡停车场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和《“两场”整治提升2022-2025行动计划》,新碶横浦、梅山北坝、郭巨峙南三个临时停车场已建成,提供停车位5260个。开工宁波舟山港国家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乡村振兴靶向突破。实施“三清四化”乡村风貌大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和乡村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持续深化提升农村环境三年行动,整改达标率达95%以上。聚焦城乡融合,坚持“一村一方案”,推进大碶九峰山片区、柴桥河头村、郭巨福民村3个省级未来乡村建设。推进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街道1个、特色精品村3个、精品村15个、达标村17个等创建工作。统筹实施精品线路、市“一环十线”风景线等工作,推进芦江春晓、蓝色海湾、风情浃江等一批乡村特色风景线、示范带打造。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夺取全市首座省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全域“无废城市”,连续五年获得“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入选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验地,连续三年荣获全市生态环境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全年北仑空气质量优良率94%,全区12个区控以上河道和9条入海河流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保持100%。全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为100%。持续巩固清新空气建设成效,完成71家企业源头替代和VOCs低效设施改造,完成131个挥发性有机物突出问题整治,减少VOCs排放350吨。持续提升美丽河湖建设水平,完成254家企业污水零直排整改,北仑表面处理中心列入全省工业零直排标杆示范园区培育名单。

(六)抓共同富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一是民生项目进展有序。2022年度票选的10大民生实事项目整体进展顺利,淮河小学东校区新建工程等9个项目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北仑区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超额完成计划进度,北仑区2022年学校校舍维修工程完成。2019-2021年9个续建项目中,4个项目已完成,其中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红联站已于12月建成通车;其它5个项目中4个项目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宁波市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北仑项目三期工程受疫情影响,进度滞后需延期。二是社会保障持续夯实。持续完善就业体系,全年新增就业人数42789人,登记失业率1.88%,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8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万人。全区户籍人口各类养老保险参保率99.16%。全年共帮扶低保、困境儿童及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17720人次。系统实施“在仑暖养”工程,打造专业化运营的5A级星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1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无感智能终端项目、58家爱心食堂“阳光厨房”。11个街道均建立婴幼儿照护社区服务站,率先在工业社区建设嵌入式托育机构,全区每千人拥有婴幼儿托位数达3.32个,初步形成社区15分钟托育服务圈。三是公共服务健全有序。灵山书院扩建工程完工,人亚学校新建、柴桥中学扩建等项目加速推进,修缮升级11所学校设施设备。新评23名特设岗位骨干教师至偏远薄弱学校任教,缩小城乡师资差距。健全优化卫生公共服务,新扩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甲中医医院。举办海丝钢琴音乐会等精品文化活动,原创小品《听见美丽》等获2022年浙江省“群星奖”。引进举办宁波国际赛道节、中国家庭帆船赛等高水平赛事,举办区全民健身大联赛等各级各类赛事活动120余场,参与人次18万余人。

总体来看,2022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日趋严峻,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并不扎实,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不及预期;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承载压力仍然较大,重大优质产业项目储备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仍不充分,服务业发展短板仍然比较明显;城市品质、民生改善等方面仍有不少提升空间。这都需要在下阶段着重关注并努力加以提升。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关键之年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港城示范区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至关重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本着既客观务实、又积极有为的态度,建议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表2.北仑区202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计划目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计划目标

1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6%

2

规上工业增加值

增长6.5%

3

服务业增加值

增长7%

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5

固定资产投资额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6

外贸进出口额

保持全国份额

7

实际利用外资

完成市任务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7%

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10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3.2万人

11

城镇登记失业率

3.5%以内

12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完成市任务

13

主要污染物减排量

完成市任务

三、202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计划

为实现上述计划目标,2023年,我们要围绕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港城示范区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六促六优”专项行动,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计划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厚植发展新效能。一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立企业培育梯队,实施新一轮工业企业“龙腾”工程,个性化推进“大优强”企业培育,实施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工程,深化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力争新增10家以上“国字号”企业(产品)。持续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展,力争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60家。加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大力度推进数字经济突围,提升发展数字经济制造业、软件信息服务业,打造一批智能工程、数字化车间。大力推进两业融合试点,鼓励、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型。加快推进稳商增效项目建设,一对一进行方案设计、项目审批等服务,充分释放稳商扩资政策红利。二是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存量挖潜、增量培育为抓手,积极补齐服务业短板,不断提升服务业占比。发挥自贸制度优势,培育壮大与北仑港口优势、制造业基础融合的服务业,重点发展港航物流、油气全产业链、国际贸易和国际供应链管理服务等业态。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营利性服务业的引育,实现服务业提档升级。围绕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工业互联网、软件信息、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三是细化落实服务保障。深入开展“大服务大走访大调研大解题”活动,多形式多渠道组织“稳进提质”助企走访。顶格承接和贯彻落实各级稳经济政策,做好稳经济政策储备,打好政策组合拳,更加突出稳企业稳预期稳信心。继续加大宣传产业高质量扶持政策、稳商扩资增效政策和各级各类惠企政策,加速政策兑现,加快政策落地。

(二)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壮大发展新引擎。一是全力推进重大平台建设。以省级高能级战略平台建设为牵引,重点推进各产业平台建设,推动大榭石化产业岛、霞浦临港新材料产业基地、青峙化工园区打造绿色石化能源产业功能区,大力推进大榭热电四期、万华MDI技改、南亚双酚A二期、亚洲浆纸业绿色环保卡纸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融入甬江科创区建设,加快引入总部型、科技型企业,促进已签约的妍芝雪等项目落地。以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为核心,加速荣芯半导体等项目建设进度,谋划新整合提升空间,打造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灵峰现代产业园大力推进艾思科、继峰汽车零部件、贝实等项目进度。推进临港经济示范区原址改扩建项目落地,加速园区二次开发提升。二是合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1244”统筹推进机制,落实“四大办”“拿地即开工”等工作制度,盯牢节点,加速项目进度,发挥有效投资稳经济的关键作用。重点推进国能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旭升轻量化汽车关键零部件、拓普智能驾驶研发中心项目等项目新开工、加速浙江LNG三期项目接收站工程、海天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斯贝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中国石化宁波成品油基地(一期)、台塑丙烷脱氢项目建成投产。全力做好重大项目前期推进,积极谋划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三是助力推进招商引资力度。用好大招商机制,实施精准招商,推进重点产业链招商行动。突出服务业项目招商,大力引进港航服务业、科技研发、零售经济、金融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优质生活性服务业项目,补齐服务业项目招商短板。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分立设置贸易、生产性服务业公司,创新企业分离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促进规模化、提高附加值。强化疫情放开机遇,落实刺激消费复苏政策,激发区域消费活力,争取社零增长7%以上。

(三)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开放新活力。一是加快自贸创新步伐。锚定“枢纽自贸“发展定位,细化重点指标、重点任务、改革创新项目清单,以跨境金融等国际资源要素高效汇聚为保障,打造制度型开放创新高地和枢纽型产业聚集高地。加快油气全产业链项目招引落地,加速建成百地年地下洞库等项目。放大制度和开放优势,提高外贸和外资规模,确保外贸进出口总量保持全国份额。二是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化改革。迭代落实“1612”数字化改革体系架构,全力抓好揭榜挂帅项目及省级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建设,推动“入学百事通”和“北仑这里帮”特色应用正式上线运行,推进高质量就业E路通、“春风里”社会助残动员平台、孕育健康数智云系统等应用场景落地。认真谋划筛选一批2023年特色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争取省级应用试点。三是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聚焦“在北仑·营未来”营商环境品牌的打造,打造有北仑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优化推进“一图一册一组”工作机制,完成《产业投资建设指南》升级版修订编印,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效审批服务,优化审批“六减”措施,规范化推进“最多80天”项目审批100%落地,扩大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15天”审批试点范围。

(四)着力推进城乡融合,打造发展新面貌。一是优化提升规划布局。强化规划引领,推进全域国土空间整治提升,加速全域发展空间整合腾挪。有序推进滨江核心区地块、大碶庐南地块等地块国有土地征收工作。优化提升全区交通路网建设,加快招宝山大桥北仑侧接线工程、穿山港区华峙物流中心配套道路施工进度,推动329国道二期全面施工,推进四期进港公路拓宽工程、半山堆场配套道路尽快开工。有序推进横浦、梅山、峙南等临时停车场开放使用,保障试运行阶段平稳过渡。进一步优化“两场”设施东西布局,推进华峙、灰库、算山等综合性物流基地开工建设,有效减少集卡穿城现象。二是深化更新城乡面貌。推进既有六批10个未来社区项目建设,以未来社区数字化应用贯通落地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重点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启动第三批省级未来乡村2个。持续深化提升农村环境三年行动和“三清四化”乡村风貌提升行动,计划创建市级农村垃圾分类典范村3个以上,创建省级精品村10个以上。三是持续攻坚污染防治。深入推进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开展青峙化工园区省级“清新园区”创建和重点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提级。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推进北仑表面处理中心开展省级工业零直排标杆示范园区创建,推进梅山湾美丽海湾建设,持续擦亮海洋污染治理和保护金字招牌,奋力再夺“大禹鼎”金鼎。以“无废城市”提星创建为目标,补齐固体废物处置短板,推进大榭石化园区“无废园区”建设。

(五)着力推进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新成果。一是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扩中”“提低”改革,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拓展就业创业增收渠道,积极推动工业社区管理模式上升为国家标准,提标建设北仑特色的共富基本单元。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更加关注“一老一小”,打造全周期美好生活,持续推进“在仑暖养”工程,加快建设中心福利院二期新建等工程;完善三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网络,力争每千人托位数达到4个。高标准筹建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构建可持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促进灵活就业人员等按规定参保,确保户籍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二是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启动实施2023年票选十大民生实事工程项目,持续推进之前年度续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镇海中学甬江校区一期项目、滨江新城第一学校、临港经济示范区配套学校,推进人亚学校新建、柴桥中学扩建、新碶小学扩建等项目。有序推进北仑区医疗中心工程、中医院公共卫生楼、北仑区人民医院应急医疗救治中心等医疗卫生项目。三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迭代升级区级社会治理中心建设,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全力打造扁平高效的最小社会治理单元,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健全网络舆情、疫情防控、防台防汛等各领域应急防范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强化金融、房地产市场等领域风险预警和有效化解,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