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融合减污降碳 “绿色样板”共赢未来
发布时间:2025-04-25 08:40:24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作为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所在地,北仑火电、钢铁、石化等高碳行业聚集,在能源结构调整、重点行业减污降碳治理、低碳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协同减排潜力。

2023年,北仑获批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自此肩负起国家“双碳”战略落地的新使命。宁波片区以“港产融合”为切口,探寻破解高碳困境的金钥匙,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

近日,北仑荣获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县(市、区)称号,以“八连优”的骄人成绩刷新了全市纪录。其背后,宁波钢铁完成钢铁行业全省首家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万华化学等企业新晋大气绩效A级;全省首个国四柴油货车限行政策落地实施……制度创新赋能下,一批“先行先试”如火如荼开展,为区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12月,“打造港产融合减污降碳新样板”入选2024年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优秀制度创新案例。

减污降碳,从“绿色港口”建起

去年8月,随着梅山港区5号风机安装完毕,浙江省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宁波舟山港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顺利投运,意味着浙江省首个“绿电码头”建成。今年3月,华东地区首单保税高硫生物燃料油在穿山港区加注成功,B24型生物燃料油的应用使船舶碳排放直降20%。更令人瞩目的是,宁波舟山港通过“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将船舶进出港效率提升35%。截至目前,该计划的实施已累计减少燃油消耗3万余吨,降低碳排放约10万吨,相当于种植约550万棵树。

接二连三的降碳步伐,预示着港口已从以往的“耗能大户”转变为“节碳先锋”。据悉,宁波舟山港正着力推进“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等国家重大课题建设,着力锻造世界一流强港绿色低碳样板。

构建产业共生的“循环矩阵”

通过不断完善上下游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宁波片区初步建立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产业共生耦合循环发展模式,进一步打通钢铁、化工、造纸等行业间资源能源的深度利用,打造了一批绿色产业园。

当前,宁波片区已完成岩东再生水厂、飞灰资源化利用、活性炭再生中心等项目建设,实现水、固废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区域再生水供应量达2500万吨/年,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规模达30万吨/年。

此外,宁波片区还积极探索大榭石化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国家试点、新污染物治理国家试点、环境健康友好国家试点、省级美丽海湾及省级无废城市等10余项生态环境领域国家、省级试点工作,一体推进降碳与治气、治水、治废,构建起区域的“代谢闭环”。

目前,宁波片区已打造9个省级减污降碳标杆项目,大榭石化、梅山港区、宁钢3个案例入选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典型案例,成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典范。(记者 张凯凯 通讯员 朱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