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织就中东欧商品“丝路画卷”
发布时间:2025-07-09 08:43:26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blxqsk0709001_002_01_b.jpg

  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 傅春翌 供图

漫步在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浓郁的面包、咖啡香气与优雅的玫瑰芬芳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于遥远而迷人的异域街巷。

这座3.2万平方米的常年馆,如今已汇聚70余家来自宁波保税区的专业贸易商、37个商品馆、超5000款特色商品,成为市民“不出国门”领略中东欧文化魅力的地标,更见证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蓬勃发展。

2015年6月,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展落户宁波进口商品中心,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等五个中东欧国家商品馆率先开馆。

“宁波与中东欧经贸合作前景巨大。”2015年,宁波华欧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瑜辞去斯洛伐克孔子学院老师的职务,来到宁波创业,“转型”成为一名中东欧商品进口商,成为首批入驻中东欧国家特色商户之一。

此后,常年展年年扩容。2021年6月,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开幕,同日,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展正式升级为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一期面积1.6万平方米。2023年,二期再拓1.6万平方米。

十年间,方瑜从最初的啤酒贸易起步,逐步将业务版图拓展至保加利亚蜂蜜、斯洛伐克葡萄汁、罗马尼亚葡萄酒等多元品类。如今,她正致力于搭建双向流通的经贸桥梁,促进两地经贸深度合作。

“中东欧商品凭借特色鲜明、价格亲民的优势,在国内积累大批粉丝,而常年馆就是让国内消费者看见、了解中东欧好物的最佳平台。”方瑜说。

依托宁波舟山港通达中东欧的高效物流网络,宁波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首选之地。作为全市乃至全省中东欧商品进口的主力军,今年1—5月,北仑对中东欧国家实现进出口78.7亿元,同比增长4.4%。

这一数据背后,是众多企业借助宁波的港口和政策优势,将中东欧特色产品引入国内的成功实践。

在2015年宁波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宁波贝宏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宏荣发现了来自波兰的国宝级护肤品牌vellie(珐埃莉),随即将其引入中国市场。

随后,陈宏荣就带着vellie(珐埃莉)参加国内大大小小展会推介该产品。因为品牌品类的独家性,中东欧常年馆向其抛出了橄榄枝。

“中东欧好物进口首选宁波!”陈宏荣盛赞道,“前段时间的‘嗨购中东欧’活动效果就非常好,我们的山羊奶系列护肤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销量有显著提升。”

将塞尔维亚初剪羊毛运抵国内,送往中国工厂纺成纱线,再返回塞尔维亚匠人手中,最终织成符合东方审美的围巾、披肩,陈列至常年馆二楼的展位上。这条跨越万里的产业链,是中东欧商品进口商方申在常年馆中找到的答案。

“最初我们只是单纯地进口塞尔维亚的成衣,但发现传统款式在中国市场接受度有限。”中东欧商品进口商方申告诉记者,在一次常年馆内的对接会上,他与塞尔维亚伙伴萌生出了“中塞合作生产”的新想法:利用中国成熟的纺织技术进行纺线加工,再由塞尔维亚匠人保留传统编织工艺,最后根据东方审美调整产品设计。

得益于常年馆的资源整合,让这个“跨国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宁波海关、商务局等多方支持,让商品通关更为便捷;平台组织各类商贸洽谈活动,提供信息资源,让方申更快把握市场趋势,调整经营策略。

“另外,常年馆还会帮我们对接国内知名展会,让我们的品牌有中国竞彩网曝光机会,走向全国市场,并逐步开拓国际市场。”方申介绍,还有补贴、津贴等帮助,更实际地帮助其缓解压力。

从“展”到“馆”的十年蜕变,这座场馆已超越单纯的贸易平台功能,成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经贸合作的重要纽带。(记者 郑侃轩 通讯员 傅春翌)